Transformers 文件
MGP-STR
並獲得增強的文件體驗
開始使用
MGP-STR
概述
MGP-STR 模型由 Peng Wang、Cheng Da 和 Cong Yao 在論文 《Multi-Granularity Prediction for Scene Text Recognition》 中提出。MGP-STR 是一個概念上簡單但功能強大的視覺場景文字識別 (STR) 模型,它建立在 視覺 Transformer (ViT) 的基礎上。為了融合語言知識,提出了多粒度預測 (MGP) 策略,以隱式的方式將語言模態的資訊注入模型。
論文摘要如下:
場景文字識別(STR)多年來一直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一個活躍研究課題。為了解決這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,大量創新方法相繼被提出,將語言知識融入 STR 模型已成為近期的突出趨勢。在這項工作中,我們首先從視覺 Transformer(ViT)的最新進展中汲取靈感,構建了一個概念簡單但功能強大的視覺 STR 模型。該模型基於 ViT 構建,其效能優於以往最先進的場景文字識別模型,包括純視覺模型和語言增強方法。為了融合語言知識,我們進一步提出了一種多粒度預測策略,以隱式的方式將語言模態的資訊注入模型,即在傳統的字元級表示之外,將 NLP 中廣泛使用的子詞表示(BPE 和 WordPiece)引入輸出空間,而不採用獨立的語言模型(LM)。由此產生的演算法(稱為 MGP-STR)能夠將 STR 的效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。具體來說,它在標準基準測試中達到了 93.35% 的平均識別準確率。

MGP-STR 在兩個合成數據集 MJSynth (MJ) 和 SynthText (ST) 上進行訓練,未在其他資料集上進行微調。它在六個標準的拉丁場景文字基準測試中取得了最先進的結果,包括3個常規文字資料集(IC13、SVT、IIIT)和3個不規則文字資料集(IC15、SVTP、CUTE)。此模型由 yuekun 貢獻。原始程式碼可以在此處找到。
推理示例
MgpstrModel 接受影像作為輸入,並生成三種類型的預測,這些預測代表了不同粒度的文字資訊。這三種類型的預測被融合以得出最終的預測結果。
ViTImageProcessor 類負責預處理輸入影像,而 MgpstrTokenizer 將生成的字元標記解碼為目標字串。MgpstrProcessor 將 ViTImageProcessor 和 MgpstrTokenizer 封裝成一個例項,用於提取輸入特徵和解碼預測的標記 ID。
- 分步光學字元識別 (OCR)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MgpstrProcessor, 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
>>> import requests
>>> from PIL import Image
>>> processor = MgpstrProcessor.from_pretrained('alibaba-damo/mgp-str-base')
>>> model = 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.from_pretrained('alibaba-damo/mgp-str-base')
>>> # load image from the IIIT-5k dataset
>>> url = "https://i.postimg.cc/ZKwLg2Gw/367-14.png"
>>> image = Image.open(requests.get(url, stream=True).raw).convert("RGB")
>>> pixel_values = processor(images=image, return_tensors="pt").pixel_values
>>> outputs = model(pixel_values)
>>> generated_text = processor.batch_decode(outputs.logits)['generated_text']
MgpstrConfig
class transformers.MgpstrConfig
< 來源 >( image_size = [32, 128] patch_size = 4 num_channels = 3 max_token_length = 27 num_character_labels = 38 num_bpe_labels = 50257 num_wordpiece_labels = 30522 hidden_size = 768 num_hidden_layers = 12 num_attention_heads = 12 mlp_ratio = 4.0 qkv_bias = True distilled = False layer_norm_eps = 1e-05 drop_rate = 0.0 attn_drop_rate = 0.0 drop_path_rate = 0.0 output_a3_attentions = False initializer_range = 0.02 **kwargs )
引數
- image_size (
list[int]
, 可選, 預設為[32, 128]
) — 每張影像的大小(解析度)。 - patch_size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4) — 每個影像塊的大小(解析度)。 - num_channels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3) — 輸入通道的數量。 - max_token_length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27) — 輸出標記的最大數量。 - num_character_labels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38) — 字元頭的類別數量。 - num_bpe_labels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50257) — BPE 頭的類別數量。 - num_wordpiece_labels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30522) — Wordpiece 頭的類別數量。 - hidden_size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768) — 嵌入維度。 - num_hidden_layers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12) — Transformer 編碼器中的隱藏層數量。 - num_attention_heads (
int
, 可選, 預設為 12) — Transformer 編碼器中每個注意力層的注意力頭數量。 - mlp_ratio (
float
, 可選, 預設為 4.0) — MLP 隱藏維度與嵌入維度的比率。 - qkv_bias (
bool
, 可選, 預設為True
) — 是否為查詢、鍵和值新增偏置。 - distilled (
bool
, 可選, 預設為False
) — 模型是否包含蒸餾標記和頭,如 DeiT 模型。 - layer_norm_eps (
float
, 可選, 預設為 1e-05) — 層歸一化層使用的 epsilon 值。 - drop_rate (
float
, 可選, 預設為 0.0) — 嵌入層和編碼器中所有全連線層的丟棄機率。 - attn_drop_rate (
float
, 可選, 預設為 0.0) — 注意力機率的丟棄率。 - drop_path_rate (
float
, 可選, 預設為 0.0) — 隨機深度率。 - output_a3_attentions (
bool
, 可選, 預設為False
) — 模型是否應返回 A^3 模組的注意力。 - initializer_range (
float
, 可選, 預設為 0.02) — 用於初始化所有權重矩陣的 truncated_normal_initializer 的標準差。
這是用於儲存 MgpstrModel 配置的配置類。它用於根據指定的引數例項化一個 MGP-STR 模型,定義模型架構。使用預設值例項化配置將產生與 MGP-STR alibaba-damo/mgp-str-base 架構類似的配置。
配置物件繼承自 PretrainedConfig,可用於控制模型輸出。有關更多資訊,請閱讀 PretrainedConfig 的文件。
示例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MgpstrConfig, 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
>>> # Initializing a Mgpstr mgp-str-base style configuration
>>> configuration = MgpstrConfig()
>>> # Initializing a model (with random weights) from the mgp-str-base style configuration
>>> model = 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(configuration)
>>> # Accessing the model configuration
>>> configuration = model.config
MgpstrTokenizer
class transformers.MgpstrTokenizer
< 來源 >( vocab_file unk_token = '[GO]' bos_token = '[GO]' eos_token = '[s]' pad_token = '[GO]' **kwargs )
構建一個 MGP-STR 字元分詞器。
該分詞器繼承自 PreTrainedTokenizer,其中包含了大部分主要方法。使用者應參考此超類以獲取有關這些方法的更多資訊。
MgpstrProcessor
class transformers.MgpstrProcessor
< 來源 >( image_processor = None tokenizer = None **kwargs )
引數
- image_processor (
ViTImageProcessor
, optional) —ViTImageProcessor
的一個例項。影像處理器是必需的輸入。 - tokenizer (MgpstrTokenizer, optional) — 分詞器是必需的輸入。
構建一個 MGP-STR 處理器,它將一個影像處理器和 MGP-STR 分詞器包裝成一個單一的處理器。
MgpstrProcessor 提供了 ViTImageProcessor
] 和 MgpstrTokenizer 的所有功能。更多資訊請參見 call() 和 batch_decode()。
在正常模式下使用時,此方法將其所有引數轉發給 ViTImageProcessor 的 call() 並返回其輸出。如果 `text` 不為 `None`,此方法還會將 `text` 和 `kwargs` 引數轉發給 MgpstrTokenizer 的 call() 以對文字進行編碼。請參閱上述方法的文件字串以獲取更多資訊。
batch_decode
< 原始碼 >( sequences ) → dict[str, any]
透過呼叫 decode 將標記 ID 列表的列表轉換為字串列表。
此方法將其所有引數轉發給 PreTrainedTokenizer 的 batch_decode()。請參閱此方法的文件字串以獲取更多資訊。
MgpstrModel
class transformers.MgpstrModel
< 原始碼 >( config: MgpstrConfig )
引數
- config (MgpstrConfig) — 模型配置類,包含模型的所有引數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基礎的 Mgp Str 模型,輸出原始的隱藏狀態,頂部沒有任何特定的頭。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該模型也是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的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PyTorch 模組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forward
< 原始碼 >( pixel_values: FloatTensor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→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BaseModelOutput 或 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引數
- pixel_values (
torch.FloatTensor
,形狀為(batch_size, num_channels, image_size, image_size)
) — 對應於輸入影像的張量。畫素值可以使用{image_processor_class}
獲得。詳情請參見{image_processor_class}.__call__
({processor_class}
使用{image_processor_class}
處理影像)。 - output_attentions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更多細節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attentions`。 - output_hidden_states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更多細節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hidden_states`。 - return_dict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返回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BaseModelOutput 或 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BaseModelOutput 或一個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`return_dict=False` 或者當 `config.return_dict=False` 時),包含各種元素,具體取決於配置 (MgpstrConfig) 和輸入。
-
last_hidden_state (
torch.FloatTensor
, 形狀為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) — 模型最後一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序列。 -
hidden_states (
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, optional, 當傳遞 `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則第一個是嵌入層的輸出,然後是每一層的輸出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`。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-
attentions (
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, optional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一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MgpstrModel 的前向方法會覆蓋 `__call__` 特殊方法。
儘管前向傳播的邏輯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這個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預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默默地忽略它們。
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
class transformers.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
< 原始碼 >( config: MgpstrConfig )
引數
- config (MgpstrConfig) — 模型配置類,包含模型的所有引數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MGP-STR 模型 transformer,頂部帶有三個分類頭(三個 A^3 模組和三個線性層位於 transformer 編碼器輸出之上),用於場景文字識別(STR)。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該模型也是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的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PyTorch 模組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forward
< 原始碼 >( pixel_values: FloatTensor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a3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→ transformers.models.mgp_str.modeling_mgp_str.MgpstrModelOutput
或 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引數
- pixel_values (
torch.FloatTensor
,形狀為(batch_size, num_channels, image_size, image_size)
) — 對應於輸入影像的張量。畫素值可以使用{image_processor_class}
獲得。詳情請參見{image_processor_class}.__call__
({processor_class}
使用{image_processor_class}
處理影像)。 - output_attentions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更多細節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attentions`。 - output_a3_attentions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 a3 模組的注意力張量。更多細節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a3_attentions`。 - output_hidden_states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更多細節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hidden_states`。 - return_dict (
bool
, optional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返回
transformers.models.mgp_str.modeling_mgp_str.MgpstrModelOutput
或 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一個 `transformers.models.mgp_str.modeling_mgp_str.MgpstrModelOutput` 或一個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`return_dict=False` 或者當 `config.return_dict=False` 時),包含各種元素,具體取決於配置 (MgpstrConfig) 和輸入。
-
logits (
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,形狀為(batch_size, config.num_character_labels)
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字元輸出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config.max_token_length, config.num_character_labels)`;一個用於 bpe 輸出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config.max_token_length, config.num_bpe_labels)`;一個用於 wordpiece 輸出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config.max_token_length, config.num_wordpiece_labels)`)。字元、bpe 和 wordpiece 的分類分數(在 SoftMax 之前)。
-
hidden_states (
tuple[torch.FloatTensor]
, optional, 當傳遞 `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則第一個是嵌入層的輸出,然後是每一層的輸出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`。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-
attentions (
tuple[torch.FloatTensor]
, optional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一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-
a3_attentions (
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, optional, 當傳遞 `output_a3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3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字元的注意力,一個用於 bpe 的注意力,一個用於 wordpiece 的注意力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config.max_token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 的前向方法會覆蓋 `__call__` 特殊方法。
儘管前向傳播的邏輯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這個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預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默默地忽略它們。
示例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(
... MgpstrProcessor,
... 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,
... )
>>> import requests
>>> from PIL import Image
>>> # load image from the IIIT-5k dataset
>>> url = "https://i.postimg.cc/ZKwLg2Gw/367-14.png"
>>> image = Image.open(requests.get(url, stream=True).raw).convert("RGB")
>>> processor = MgpstrProcessor.from_pretrained("alibaba-damo/mgp-str-base")
>>> pixel_values = processor(images=image, return_tensors="pt").pixel_values
>>> model = MgpstrForSceneTextRecognition.from_pretrained("alibaba-damo/mgp-str-base")
>>> # inference
>>> outputs = model(pixel_values)
>>> out_strs = processor.batch_decode(outputs.logits)
>>> out_strs["generated_text"]
'["ticket"]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