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formers 文件

FlauBERT

Hugging Face's logo
加入 Hugging Face 社群

並獲得增強的文件體驗

開始使用

FlauBERT

PyTorch TensorFlow

概述

FlauBERT 模型由 Hang Le 等人在論文 《FlauBERT: Unsupervised Language Model Pre-training for French》 中提出。它是一個使用掩碼語言建模(MLM)目標(如 BERT)進行預訓練的 Transformer 模型。

論文摘要如下:

語言模型已成為在許多不同自然語言處理 (NLP) 任務中取得最新成果的關鍵步驟。利用當今可用的大量未標記文字,它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來預訓練連續詞表示,這些表示可以為下游任務進行微調,並在句子層面進行情境化。這一點已在英語中透過情境化表示得到了廣泛證明 (Dai and Le, 2015; Peters et al., 2018; Howard and Ruder, 2018; Radford et al., 2018; Devlin et al., 2019; Yang et al., 2019b)。在本文中,我們介紹並分享了 FlauBERT,這是一個在非常龐大且異構的法語語料庫上學習的模型。不同大小的模型使用新的 CNRS(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)Jean Zay 超級計算機進行訓練。我們將我們的法語語言模型應用於各種 NLP 任務(文字分類、釋義、自然語言推理、解析、詞義消歧),並表明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優於其他預訓練方法。不同版本的 FlauBERT 以及一個名為 FLUE (French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) 的統一下游任務評估協議已與研究社群共享,以便在法語 NLP 中進行進一步的可復現實驗。

此模型由 formiel 貢獻。原始程式碼可在此處找到。

技巧

  • 與 RoBERTa 類似,但沒有句子順序預測(因此僅在 MLM 目標上進行訓練)。

資源

FlaubertConfig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Config

< >

( pre_norm = False layerdrop = 0.0 vocab_size = 30145 emb_dim = 2048 n_layers = 12 n_heads = 16 dropout = 0.1 attention_dropout = 0.1 gelu_activation = True sinusoidal_embeddings = False causal = False asm = False n_langs = 1 use_lang_emb = True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= 512 embed_init_std = 0.02209708691207961 layer_norm_eps = 1e-12 init_std = 0.02 bos_index = 0 eos_index = 1 pad_index = 2 unk_index = 3 mask_index = 5 is_encoder = True summary_type = 'first' summary_use_proj = True summary_activation = None summary_proj_to_labels = True summary_first_dropout = 0.1 start_n_top = 5 end_n_top = 5 mask_token_id = 0 lang_id = 0 pad_token_id = 2 bos_token_id = 0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pre_norm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在每層的注意力之後的(Vaswani et al., Tensor2Tensor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. 2018)前饋層之前或之後應用層歸一化。
  • layerdrop (float, 可選, 預設為 0.0) — 在訓練期間丟棄層的機率(Fan et al., Reducing Transformer Depth on Demand with Structured Dropout. ICLR 2020)。
  • vocab_size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30145) — FlauBERT 模型的詞彙表大小。定義了在呼叫 FlaubertModelTFFlaubertModel 時,可以透過 inputs_ids 表示的不同詞元數量。
  • emb_dim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2048) — 編碼器層和池化層的維度。
  • n_layer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12) — Transformer 編碼器中的隱藏層數。
  • n_head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16) — Transformer 編碼器中每個注意力層的注意力頭數。
  • dropout (float, 可選, 預設為 0.1) — 嵌入層、編碼器和池化層中所有全連線層的丟棄機率。
  • attention_dropout (float, 可選, 預設為 0.1) — 注意力機制的丟棄機率。
  • gelu_activation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True) — 是否使用 gelu 啟用函式而不是 relu
  • sinusoidal_embeddings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使用正弦位置嵌入而不是絕對位置嵌入。
  • causal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模型是否應以因果方式執行。因果模型使用三角形注意力掩碼,以便只關注左側上下文,而不是雙向上下文。
  • asm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使用自適應對數 softmax 投影層,而不是線性層作為預測層。
  • n_langs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1) — 模型處理的語言數量。對於單語模型,設定為 1。
  • use_lang_emb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True) — 是否使用語言嵌入。一些模型使用額外的語言嵌入,有關如何使用它們的資訊,請參閱多語言模型頁面
  • max_position_embeddings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512) — 此模型可能使用的最大序列長度。通常將其設定為較大的值,以防萬一(例如,512、1024 或 2048)。
  • embed_init_std (float, 可選, 預設為 2048^-0.5) — 用於初始化嵌入矩陣的 truncated_normal_initializer 的標準差。
  • init_std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50257) — 用於初始化除嵌入矩陣外的所有權重矩陣的 truncated_normal_initializer 的標準差。
  • layer_norm_eps (float, 可選, 預設為 1e-12) — 層歸一化層使用的 epsilon 值。
  • bos_index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0) — 詞彙表中句子開頭詞元的索引。
  • eos_index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1) — 詞彙表中句子結尾詞元的索引。
  • pad_index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2) — 詞彙表中填充標記的索引。
  • unk_index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3) — 詞彙表中未知標記的索引。
  • mask_index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5) — 詞彙表中掩碼標記的索引。
  • is_encoder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True) — 初始化的模型是否應為 Vaswani 等人論文中描述的 Transformer 編碼器或解碼器。
  • summary_type (string, 可選, 預設為 “first”) — 用於序列摘要的引數。在序列分類和多項選擇模型中使用。

    必須是以下選項之一:

    • "last": 取最後一個標記的隱藏狀態(類似 XLNet)。
    • "first": 取第一個標記的隱藏狀態(類似 BERT)。
    • "mean": 取所有標記隱藏狀態的平均值。
    • "cls_index": 提供一個分類標記位置的張量(類似 GPT/GPT-2)。
    • "attn": 目前未實現,使用多頭注意力。
  • summary_use_proj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True) — 用於序列摘要的引數。在序列分類和多項選擇模型中使用。

    是否在向量提取後新增投影。

  • summary_activation (str, 可選) — 用於序列摘要的引數。在序列分類和多項選擇模型中使用。

    傳遞 "tanh" 以對輸出應用 tanh 啟用函式,任何其他值都將導致不應用啟用函式。

  • summary_proj_to_labels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True) — 在序列分類和多項選擇模型中使用。

    投影輸出應具有 config.num_labels 個類還是 config.hidden_size 個類。

  • summary_first_dropout (float, 可選, 預設為 0.1) — 在序列分類和多項選擇模型中使用。

    在投影和啟用後使用的丟棄率。

  • start_n_top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5) — 在 SQuAD 評估指令碼中使用。
  • end_n_top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5) — 在 SQuAD 評估指令碼中使用。
  • mask_token_id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0) — 與具體模型無關的引數,用於在 MLM 上下文中生成文字時識別被掩碼的標記。
  • lang_id (int, 可選, 預設為 1) — 模型使用的語言 ID。此引數用於在給定語言中生成文字。

這是用於儲存 FlaubertModelTFFlaubertModel 配置的配置類。它用於根據指定的引數例項化一個 FlauBERT 模型,定義模型架構。使用預設值例項化配置將產生與 FlauBERT 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 架構類似的配置。

配置物件繼承自 PretrainedConfig,可用於控制模型輸出。有關更多資訊,請閱讀 PretrainedConfig 的文件。

FlaubertTokenizer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Tokenizer

< >

( vocab_file merges_file do_lowercase = False unk_token = '<unk>' bos_token = '<s>' sep_token = '</s>' pad_token = '<pad>' cls_token = '</s>' mask_token = '<special1>' additional_special_tokens = ['<special0>', '<special1>', '<special2>', '<special3>', '<special4>', '<special5>', '<special6>', '<special7>', '<special8>', '<special9>'] lang2id = None id2lang = None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vocab_file (str) — 詞彙表文件。
  • merges_file (str) — 合併檔案。
  • do_lowercase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控制是否轉為小寫。
  • unk_token (str, 可選, 預設為 "<unk>") — 未知標記。詞彙表中不存在的標記無法轉換為 ID,將被設定為此標記。
  • bos_token (str, 可選, 預設為 "<s>") — 預訓練期間使用的序列開始標記。可用作序列分類器標記。

    當使用特殊標記構建序列時,這不是用於序列開始的標記。使用的標記是 cls_token

  • sep_token (str, 可選, 預設為 "</s>") — 分隔符標記,用於從多個序列構建一個序列,例如用於序列分類的兩個序列,或用於問答的文字和問題。它也用作使用特殊標記構建的序列的最後一個標記。
  • pad_token (str, 可選, 預設為 "<pad>") — 用於填充的標記,例如當批處理不同長度的序列時。
  • cls_token (str, 可選, 預設為 "</s>") — 分類器標記,用於序列分類(對整個序列進行分類,而不是逐個標記分類)。當使用特殊標記構建時,它是序列的第一個標記。
  • mask_token (str, 可選, 預設為 "<special1>") — 用於掩碼值的標記。這是使用掩碼語言建模訓練此模型時使用的標記。這是模型將嘗試預測的標記。
  • additional_special_tokens (List[str], 可選, 預設為 ['<special0>', '<special1>', '<special2>', '<special3>', '<special4>', '<special5>', '<special6>', '<special7>', '<special8>', '<special9>']) — 附加特殊標記列表。
  • lang2id (Dict[str, int], 可選) — 將語言字串識別符號對映到其 ID 的字典。
  • id2lang (Dict[int, str], 可選) — 將語言 ID 對映到其字串識別符號的字典。

構建一個 Flaubert 分詞器。基於位元組對編碼(Byte-Pair Encoding)。分詞過程如下:

  • Moses 預處理和分詞。
  • 對所有輸入文字進行規範化。
  • 引數 `special_tokens` 和函式 `set_special_tokens` 可用於向詞彙表新增額外的符號(如 “classify”)。
  • 引數 `do_lowercase` 控制是否轉為小寫(對於預訓練詞彙表會自動設定)。

此分詞器繼承自 PreTrainedTokenizer,其中包含大部分主要方法。使用者應參考此超類以獲取有關這些方法的更多資訊。

build_inputs_with_special_tokens

< >

( token_ids_0: list token_ids_1: typing.Optional[list[int]] = None ) List[int]

引數

  • token_ids_0 (List[int]) — 將新增特殊標記的 ID 列表。
  • token_ids_1 (List[int], 可選) — 用於序列對的可選第二組 ID 列表。

返回

List[int]

帶有適當特殊標記的輸入ID列表。

透過連線和新增特殊詞元,為序列分類任務從一個序列或一對序列構建模型輸入。XLM 序列具有以下格式

  • 單個序列:<s> X </s>
  • 序列對:<s> A </s> B </s>

convert_tokens_to_string

< >

( tokens )

將標記序列(字串)轉換為單個字串。

get_special_tokens_mask

< >

( token_ids_0: list token_ids_1: typing.Optional[list[int]] = None already_has_special_tokens: bool = False ) List[int]

引數

  • token_ids_0 (List[int]) — ID 列表。
  • token_ids_1 (List[int], 可選) — 用於序列對的可選第二組 ID 列表。
  • already_has_special_tokens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標記列表是否已使用模型的特殊標記進行格式化。

返回

List[int]

一個範圍為 [0, 1] 的整數列表:1 表示特殊標記,0 表示序列標記。

從沒有新增特殊標記的標記列表中檢索序列ID。此方法在使用分詞器prepare_for_model方法新增特殊標記時呼叫。

Pytorch
隱藏 Pytorch 內容

FlaubertModel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Model

< >

( config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Model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查閱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原始的 Flaubert 模型,輸出原始的隱藏狀態,沒有任何特定的頭部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Long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Float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Long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Long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Long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Float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Float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BaseModel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預設情況下將忽略填充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掩碼,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。掩碼值在 `[0, 1]`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掩碼,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掩碼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從語言名稱中獲取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(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(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請參閱 多語言文件 中詳細的用法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`[0, 1]`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 句子 A 的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 句子 B 的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位置嵌入中每個輸入序列標記的位置索引。在 `[0, config.n_positions - 1]`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。您也可以使用 `attention_mask` 達到同樣的效果(見上文),此處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`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` 中選擇: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, 可選) — 包含由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的字串到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字典(請參閱下面的 `cache`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遞期間就地修改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  • head_mask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, 可選) — 掩碼,用於將自注意力模組的選定頭部置零。掩碼值在 `[0, 1]`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部未被掩碼,
    • 0 表示頭部被掩碼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, 可選) — 可選地,您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`input_ids`。如果您希望比模型的內部嵌入查詢矩陣更多地控制如何將 `input_ids` 索引轉換為關聯向量,這將非常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`attentions`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`hidden_states`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 ModelOutput 而不是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BaseModel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BaseModelOutput 或一個 torch.Float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`return_dict=False` 或 `config.return_dict=False`),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包含各種元素。

  • last_hidden_state (torch.FloatTensor, 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) — 模型最後一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序列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一個用於每層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attentions=True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FlaubertModel 的前向方法,覆蓋了 `__call__`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FlaubertWithLMHeadModel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WithLMHeadModel

< >

( config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WithLMHeadModel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Transformer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語言建模頭(一個權重與輸入嵌入繫結的線性層)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bel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MaskedLM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預設情況下,填充將被忽略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機制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掩碼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掩碼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取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 中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,而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 中(這是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使用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句子 A 的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句子 B 的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標記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在範圍 [0, config.n_positions - 1] 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機制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此處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: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可選) — 字串到 torch.FloatTensor 的字典,其中包含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請參閱下面的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遞期間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  • head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使自注意力模組的選定頭無效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掩碼
    • 0 表示頭被掩碼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關聯向量,這將非常有用。
  • label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語言建模的標籤。請注意,標籤在模型內部會被移位,即你可以設定 labels = input_ids。索引在 [-100, 0, ..., config.vocab_size] 中選擇。所有設定為 -100 的標籤都會被忽略(掩碼),損失僅針對 [0, ..., config.vocab_size] 中的標籤計算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MaskedLM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MaskedLMOutput 或一個 torch.Float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 或當 config.return_dict=False 時),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,包含各種元素。

  • loss (形狀為 (1,)torch.FloatTensor可選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掩碼語言建模 (MLM) 損失。

  • logits (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config.vocab_size)torch.FloatTensor) — 語言建模頭部的預測分數(SoftMax 之前的每個詞彙標記的分數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一個用於每層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attentions=True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FlaubertWithLMHeadModel 的 forward 方法重寫了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import torch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WithLMHeadModel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>>> model = FlaubertWithLMHeadModel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return_tensors="pt")
>>> outputs = model(**inputs, labels=inputs["input_ids"])
>>> loss = outputs.loss
>>> logits = outputs.logits

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
< >

( config )

引數

Flaubert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序列分類/迴歸頭(一個在池化輸出之上的線性層),例如用於 GLUE 任務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bel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SequenceClassifier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預設情況下,填充將被忽略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機制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掩碼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掩碼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取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 中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,而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 中(這是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使用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句子 A 的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句子 B 的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標記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在範圍 [0, config.n_positions - 1] 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機制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此處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。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可選) — 字串到 torch.FloatTensor 的字典,其中包含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請參閱下面的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遞期間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使自注意力模組的選定頭無效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掩碼
    • 0 表示頭被掩碼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關聯向量,這將非常有用。
  • label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用於計算序列分類/迴歸損失的標籤。索引應在 [0, ..., config.num_labels - 1] 範圍內。如果 config.num_labels == 1,則計算迴歸損失(均方損失),如果 config.num_labels > 1,則計算分類損失(交叉熵)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SequenceClassifier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SequenceClassifierOutput 或一個 torch.Float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 或當 config.return_dict=False 時),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,包含各種元素。

  • loss (形狀為 (1,)torch.FloatTensor可選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分類損失(如果 config.num_labels==1,則為迴歸損失)。

  • logits (形狀為 (batch_size, config.num_labels)torch.FloatTensor) — 分類(如果 config.num_labels==1,則為迴歸)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一個用於每層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attentions=True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的 forward 方法重寫了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單標籤分類示例

>>> import torch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return_tensors="pt")

>>> with torch.no_grad():
...     logits = model(**inputs).logits

>>> predicted_class_id = logits.argmax().item()
>>> model.config.id2label[predicted_class_id]
...

>>> # To train a model on `num_labels` classes, you can pass `num_labels=num_labels` to `.from_pretrained(...)`
>>> num_labels = len(model.config.id2label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, num_labels=num_labels)

>>> labels = torch.tensor([1])
>>> loss = model(**inputs, labels=labels).loss
>>> round(loss.item(), 2)
...

多標籤分類示例

>>> import torch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, problem_type="multi_label_classification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return_tensors="pt")

>>> with torch.no_grad():
...     logits = model(**inputs).logits

>>> predicted_class_ids = torch.arange(0, logits.shape[-1])[torch.sigmoid(logits).squeeze(dim=0) > 0.5]

>>> # To train a model on `num_labels` classes, you can pass `num_labels=num_labels` to `.from_pretrained(...)`
>>> num_labels = len(model.config.id2label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
...     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, num_labels=num_labels, problem_type="multi_label_classification"
... )

>>> labels = torch.sum(
...     torch.nn.functional.one_hot(predicted_class_ids[None, :].clone(), num_classes=num_labels), dim=1
... ).to(torch.float)
>>> loss = model(**inputs, labels=labels).loss

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多項選擇分類頭(一個在池化輸出之上的線性層和一個 softmax),例如用於 RocStories/SWAG 任務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bel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MultipleChoiceModel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機制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掩碼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掩碼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取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 中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,而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 中(這是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使用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片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 句子 A 的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 句子 B 的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位置嵌入中每個輸入序列標記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計算。您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同樣的效果(見上文),此處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。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可選) — 從字串到 torch.FloatTensor 的字典,包含由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請參閱下文的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過程中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該頭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該頭被遮蔽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您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您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向量,這將非常有用。
  • label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用於計算多項選擇分類損失的標籤。索引應在 [0, ..., num_choices-1] 範圍內,其中 num_choices 是輸入張量第二維度的大小。(參見上文的 input_ids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更多詳情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更多詳情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MultipleChoiceModel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MultipleChoiceModelOutput 或一個 torch.FloatTensor 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config.return_dict=False),包含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的不同元素。

  • loss (形狀為 (1,)torch.FloatTensor可選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分類損失。

  • logits (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)torch.FloatTensor) — num_choices 是輸入張量的第二維大小。(請參閱上面的 input_ids)。

    分類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一個用於每層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attentions=True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 的 forward 方法重寫了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
>>> import torch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
>>> prompt = "In Italy, pizza served in formal settings, such as at a restaurant, is presented unsliced."
>>> choice0 = "It is eaten with a fork and a knife."
>>> choice1 = "It is eaten while held in the hand."
>>> labels = torch.tensor(0).unsqueeze(0)  # choice0 is correct (according to Wikipedia ;)), batch size 1

>>> encoding = tokenizer([prompt, prompt], [choice0, choice1], return_tensors="pt", padding=True)
>>> outputs = model(**{k: v.unsqueeze(0) for k, v in encoding.items()}, labels=labels)  # batch size is 1

>>> # the linear classifier still needs to be trained
>>> loss = outputs.loss
>>> logits = outputs.logits

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

< >

( config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進行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Transformer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標記分類頭(一個在隱藏狀態輸出之上的線性層),例如用於命名實體識別(NER)任務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bel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TokenClassifier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預設情況下,填充將被忽略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計算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遮蔽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與輸入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種轉換對映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從語言名稱中獲取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(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用法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片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 句子 A 的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 句子 B 的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位置嵌入中每個輸入序列標記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n_position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計算。您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同樣的效果(見上文),此處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。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可選) — 從字串到 torch.FloatTensor 的字典,包含由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請參閱下文的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過程中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該頭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該頭被遮蔽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您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您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向量,這將非常有用。
  • label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計算標記分類損失的標籤。索引應在 [0, ..., config.num_labels - 1] 範圍內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更多詳情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更多詳情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TokenClassifier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TokenClassifierOutput 或一個 torch.FloatTensor 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config.return_dict=False),包含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的不同元素。

  • loss (形狀為 (1,)torch.FloatTensor可選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分類損失。

  • logits (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config.num_labels)torch.FloatTensor) — 分類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一個用於每層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attentions=True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 的 forward 方法重寫了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
>>> import torch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
...     "HuggingFace is a company based in Paris and New York", add_special_tokens=False, return_tensors="pt"
... )

>>> with torch.no_grad():
...     logits = model(**inputs).logits

>>> predicted_token_class_ids = logits.argmax(-1)

>>> # Note that tokens are classified rather then input words which means that
>>> # there might be more predicted token classes than words.
>>> # Multiple token classes might account for the same word
>>> predicted_tokens_classes = [model.config.id2label[t.item()] for t in predicted_token_class_ids[0]]
>>> predicted_tokens_classes
...

>>> labels = predicted_token_class_ids
>>> loss = model(**inputs, labels=labels).loss
>>> round(loss.item(), 2)
...

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

< >

( config )

引數

Flaubert 模型,頂部帶有一個片段分類頭,用於像 SQuAD 這樣的抽取式問答任務(一個在隱藏狀態輸出之上的線性層,用於計算 span start logitsspan end logits)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start_position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end_position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QuestionAnsweringModel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預設情況下,填充將被忽略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計算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遮蔽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與輸入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種轉換對映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從語言名稱中獲取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(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用法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片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 句子 A 的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 句子 B 的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位置嵌入中每個輸入序列標記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n_position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計算。您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同樣的效果(見上文),此處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。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可選) — 從字串到 torch.FloatTensor 的字典,包含由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請參閱下文的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過程中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該頭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該頭被遮蔽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您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您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向量,這將非常有用。
  • start_position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標記的片段開始位置(索引)的標籤,用於計算標記分類損失。位置被限制在序列長度(sequence_length)內。序列之外的位置在計算損失時不予考慮。
  • end_position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標記的片段結束位置(索引)的標籤,用於計算標記分類損失。位置被限制在序列長度(sequence_length)內。序列之外的位置在計算損失時不予考慮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更多詳情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更多詳情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QuestionAnsweringModel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outputs.QuestionAnsweringModelOutput 或一個 torch.FloatTensor 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config.return_dict=False),包含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的不同元素。

  • loss (torch.FloatTensor of shape (1,), 可選, 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總範圍提取損失是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交叉熵之和。

  • start_logits (torch.FloatTensor of shape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範圍起始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end_logits (torch.FloatTensor of shape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範圍結束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一個用於每層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orch.FloatTensor), 可選, 在傳遞 output_attentions=True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he 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 forward method, overrides the __call__ special method.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
>>> import torch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uncased")

>>> question, text = "Who was Jim Henson?", "Jim Henson was a nice puppet"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question, text, return_tensors="pt")
>>> with torch.no_grad():
...     outputs = model(**inputs)

>>> answer_start_index = outputs.start_logits.argmax()
>>> answer_end_index = outputs.end_logits.argmax()

>>> predict_answer_tokens = inputs.input_ids[0, answer_start_index : answer_end_index + 1]
>>> tokenizer.decode(predict_answer_tokens, skip_special_tokens=True)
...

>>> # target is "nice puppet"
>>> target_start_index = torch.tensor([14])
>>> target_end_index = torch.tensor([15])

>>> outputs = model(**inputs, start_positions=target_start_index, end_positions=target_end_index)
>>> loss = outputs.loss
>>> round(loss.item(), 2)
...

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

class transformers.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

< >

( config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帶有一個用於抽取式問答任務(如 SQuAD)的片段分類頭部的 Flaubert transformer(在隱藏狀態輸出之上新增一個線性層,用於計算 `片段開始 logits` 和 `片段結束 logits`)。

該模型繼承自 PreTrainedModel。請查閱超類文件以瞭解該庫為其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部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PyTorch torch.nn.Module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的 PyTorch Module 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PyTorch 文件瞭解所有與通用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forward

< >

( input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attention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ang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token_type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osition_i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length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ache: typing.Optional[dict[str, torch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nputs_embed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start_position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end_positions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is_impossible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cls_index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p_mask: typing.Optional[torch.Tensor]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typing.Optional[bool] = None ) transformers.models.flaubert.modeling_flaubert.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預設情況下,填充將被忽略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遮蓋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與輸入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適用於多語言模型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(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(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有關用法示例,請參閱多語言文件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片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 *A 句* 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 *B 句* 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標記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n_position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。你也可以使用 *attention_mask* 達到同樣的效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。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orch.FloatTensor], 可選) — 字串到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字典,包含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見下文 `cache`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期間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, 可選) — 用於使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的頭無效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頭被遮蓋
  • inputs_embed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, 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不傳遞 `input_ids`,而是直接傳遞一個嵌入表示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`input_ids` 索引轉換為關聯向量,這會很有用。
  • start_position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標記片段開始位置(索引)的標籤,用於計算標記分類損失。位置被限制在序列長度(`sequence_length`)內。序列外的位置在計算損失時不予考慮。
  • end_positions (torch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標記片段結束位置(索引)的標籤,用於計算標記分類損失。位置被限制在序列長度(`sequence_length`)內。序列外的位置在計算損失時不予考慮。
  • is_impossible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標記問題是否有答案(SQuAD 2.0)
  • cls_index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分類標記的位置(索引)標籤,用作計算答案合理性的輸入。
  • p_mask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不可能出現在答案中的標記的可選掩碼(例如 [CLS], [PAD], …)。1.0 表示標記應被遮蓋。0.0 表示標記未被遮蓋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attentions`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hidden_states`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s.flaubert.modeling_flaubert.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Outputtuple(torch.Float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s.flaubert.modeling_flaubert.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Output 或一個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`return_dict=False` 或 `config.return_dict=False`),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,包含各種元素。

  • loss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1,), 可選, 如果同時提供了 `start_positions` 和 `end_positions`,則返回) — 分類損失,為開始標記、結束標記(以及如果提供,則為 is_impossible)分類損失的總和。

  • start_top_log_probs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config.start_n_top), 可選, 如果未提供 `start_positions` 或 `end_positions`,則返回) — top config.start_n_top 個開始標記可能性的對數機率(束搜尋)。

  • start_top_index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config.start_n_top), 可選, 如果未提供 `start_positions` 或 `end_positions`,則返回) — top config.start_n_top 個開始標記可能性的索引(束搜尋)。

  • end_top_log_probs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config.start_n_top * config.end_n_top), 可選, 如果未提供 `start_positions` 或 `end_positions`,則返回) — top `config.start_n_top * config.end_n_top` 個結束標記可能性的對數機率(束搜尋)。

  • end_top_index (torch.Long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config.start_n_top * config.end_n_top), 可選, 如果未提供 `start_positions` 或 `end_positions`,則返回) — top `config.start_n_top * config.end_n_top` 個結束標記可能性的索引(束搜尋)。

  • cls_logits (torch.Float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, 如果未提供 `start_positions` 或 `end_positions`,則返回) — 答案的 `is_impossible` 標籤的對數機率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[torch.FloatTensor]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,如果模型有嵌入層,+ 每個層一個輸出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`。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以及可選的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[torch.FloatTensor]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orch.Float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 的前向方法,重寫了 `__call__`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
>>> import torch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acebookAI/xlm-mlm-en-2048")
>>> model = 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.from_pretrained("FacebookAI/xlm-mlm-en-2048")

>>> input_ids = torch.tensor(tokenizer.encode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add_special_tokens=True)).unsqueeze(
...     0
... )  # Batch size 1
>>> start_positions = torch.tensor([1])
>>> end_positions = torch.tensor([3])

>>> outputs = model(input_ids, start_positions=start_positions, end_positions=end_positions)
>>> loss = outputs.loss
TensorFlow
隱藏 TensorFlow 內容

TFFlaubertModel

class transformers.TFFlaubertModel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Confi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裸 Flaubert 模型 transformer,輸出原始隱藏狀態,頂部沒有任何特定的頭。

該模型繼承自 TF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庫為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keras.Model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TF 2.0 Keras 模型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TF 2.0 文件瞭解所有與一般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transformers 中的 TensorFlow 模型和層接受兩種輸入格式
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關鍵字引數(如 PyTorch 模型),或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第一個位置引數中的列表、元組或字典。

支援第二種格式的原因是,Keras 方法在將輸入傳遞給模型和層時更喜歡這種格式。由於這種支援,當使用像 `model.fit()` 這樣的方法時,事情應該“自然而然”地工作——只需以 `model.fit()` 支援的任何格式傳遞您的輸入和標籤即可!但是,如果您想在 Keras 方法(如 `fit()` 和 `predict()`)之外使用第二種格式,例如在使用 Keras `Functional` API 建立自己的層或模型時,有三種可能性可以將所有輸入張量收集到第一個位置引數中。

  • 只有一個 input_ids 的單個張量,沒有其他:model(input_ids)
  • 長度可變的列表,包含一個或多個輸入張量,按文件字串中給出的順序: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])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, token_type_ids])
  • 一個字典,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與文件字串中給出的輸入名稱關聯的輸入張量:model({"input_ids": input_ids, "token_type_ids": token_type_ids})

請注意,當使用子類化建立模型和層時,您無需擔心任何這些問題,因為您可以像呼叫任何其他 Python 函式一樣傳遞輸入!

呼叫

< >

( input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attention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ang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oken_type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position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ength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cache: Optional[dict[str, tf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inputs_embeds: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Optional[bool] = None training: Optional[bool] = Fals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Base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標記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標記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標記被遮蓋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與輸入並行的標記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標記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適用於多語言模型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`model.config.lang2id`(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`model.config.id2lang`(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有關用法示例,請參閱多語言文件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片段標記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 *A 句* 標記,
    • 1 對應於 *B 句* 標記。

    什麼是標記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, 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標記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), 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標記索引執行注意力。你也可以使用 *attention_mask* 達到同樣的效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: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f.Tensor], 可選) — 字串到 `tf.FloatTensor` 的字典,包含模型計算的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見下文 `cache`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期間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, 可選) — 用於使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的頭無效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頭被遮蓋
  • inputs_embed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, 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不傳遞 `input_ids`,而是直接傳遞一個嵌入表示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`input_ids` 索引轉換為關聯向量,這會很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attentions`。此引數只能在 eager 模式下使用,在 graph 模式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見返回張量下的 `hidden_states`。此引數只能在 eager 模式下使用,在 graph 模式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此引數可以在 eager 模式下使用,在 graph 模式下該值將始終設定為 True。
  • training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`False`) — 是否將模型用於訓練模式(某些模組如 dropout 模組在訓練和評估之間有不同的行為)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Base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BaseModelOutput 或一個 `tf.Tensor`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`return_dict=False` 或 `config.return_dict=False`),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,包含各種元素。

  • last_hidden_state (tf.Tensor of shape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) — 模型最後一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序列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f.Float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層的輸出 + 每個層一個輸出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`。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加上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f.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FFlaubertModel 的前向方法,重寫了 `__call__`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TFFlaubertModel
>>> import tensorflow as tf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>>> model = TFFlaubertModel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return_tensors="tf")
>>> outputs = model(inputs)

>>> last_hidden_states = outputs.last_hidden_state

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

class transformers.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Confi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Transformer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語言建模頭(一個權重與輸入嵌入繫結的線性層)。

該模型繼承自 TF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庫為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keras.Model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TF 2.0 Keras 模型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TF 2.0 文件瞭解所有與一般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transformers 中的 TensorFlow 模型和層接受兩種輸入格式
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關鍵字引數(如 PyTorch 模型),或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第一個位置引數中的列表、元組或字典。

支援第二種格式的原因是,Keras 方法在將輸入傳遞給模型和層時更喜歡這種格式。由於這種支援,當使用像 `model.fit()` 這樣的方法時,事情應該“自然而然”地工作——只需以 `model.fit()` 支援的任何格式傳遞您的輸入和標籤即可!但是,如果您想在 Keras 方法(如 `fit()` 和 `predict()`)之外使用第二種格式,例如在使用 Keras `Functional` API 建立自己的層或模型時,有三種可能性可以將所有輸入張量收集到第一個位置引數中。

  • 只有一個 input_ids 的單個張量,沒有其他:model(input_ids)
  • 長度可變的列表,包含一個或多個輸入張量,按文件字串中給出的順序: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])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, token_type_ids])
  • 一個字典,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與文件字串中給出的輸入名稱關聯的輸入張量:model({"input_ids": input_ids, "token_type_ids": token_type_ids})

請注意,當使用子類化建立模型和層時,您無需擔心任何這些問題,因為您可以像呼叫任何其他 Python 函式一樣傳遞輸入!

呼叫

< >

( input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attention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ang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oken_type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position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ength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cache: Optional[dict[str, tf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inputs_embeds: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Optional[bool] = None training: Optional[bool] = False ) transformers.models.flaubert.modeling_tf_flaubert.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詞元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的掩碼。掩碼值選自 [0, 1]

    • 1 表示詞元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詞元被遮蓋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詞元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詞元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提供給多語言模型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 中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 中(這是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用法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片段詞元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選自 [0, 1]

    • 0 對應於一個 句子 A 的詞元,
    • 1 對應於一個 句子 B 的詞元。

    什麼是詞元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詞元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選自範圍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選自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f.Tensor]可選) — 包含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的字串到 tf.FloatTensor 的字典,由模型計算得出(見下文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序列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過程中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選自 [0, 1]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頭被遮蓋
  • inputs_embed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聯的向量,這會非常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下使用,在圖模式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下使用,在圖模式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此引數可以在即時模式下使用,在圖模式下該值將始終設定為 True。
  • training (bool可選,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在訓練模式下使用模型(某些模組,如 dropout 模組,在訓練和評估之間的行為不同)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s.flaubert.modeling_tf_flaubert.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s.flaubert.modeling_tf_flaubert.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Output 或一個 tf.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 或當 config.return_dict=False 時),包含各種元素,具體取決於配置 (FlaubertConfig) 和輸入。

  • logits (tf.Tensor of shape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config.vocab_size)) — 語言模型頭部的預測分數(SoftMax 之前每個詞彙標記的分數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f.Tensor)可選,當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或當 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tf.Tensor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的輸出 + 一個用於每層的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加上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f.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 的前向方法,重寫了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
>>> import tensorflow as tf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>>> model = TFFlaubertWithLMHeadModel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return_tensors="tf")
>>> outputs = model(inputs)
>>> logits = outputs.logits

TF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
class transformers.TF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Confi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進行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序列分類/迴歸頭(一個在池化輸出之上的線性層),例如用於 GLUE 任務。

該模型繼承自 TF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庫為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keras.Model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TF 2.0 Keras 模型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TF 2.0 文件瞭解所有與一般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transformers 中的 TensorFlow 模型和層接受兩種輸入格式
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關鍵字引數(如 PyTorch 模型),或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第一個位置引數中的列表、元組或字典。

支援第二種格式的原因是,Keras 方法在將輸入傳遞給模型和層時更喜歡這種格式。由於這種支援,當使用像 `model.fit()` 這樣的方法時,事情應該“自然而然”地工作——只需以 `model.fit()` 支援的任何格式傳遞您的輸入和標籤即可!但是,如果您想在 Keras 方法(如 `fit()` 和 `predict()`)之外使用第二種格式,例如在使用 Keras `Functional` API 建立自己的層或模型時,有三種可能性可以將所有輸入張量收集到第一個位置引數中。

  • 只有一個 input_ids 的單個張量,沒有其他:model(input_ids)
  • 長度可變的列表,包含一個或多個輸入張量,按文件字串中給出的順序: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])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, token_type_ids])
  • 一個字典,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與文件字串中給出的輸入名稱關聯的輸入張量:model({"input_ids": input_ids, "token_type_ids": token_type_ids})

請注意,當使用子類化建立模型和層時,您無需擔心任何這些問題,因為您可以像呼叫任何其他 Python 函式一樣傳遞輸入!

呼叫

< >

( input_ids: TFModelInputType | None = None attention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ang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oken_type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position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ength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cache: Optional[dict[str, tf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inputs_embe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Optional[bool] = None label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raining: bool = Fals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SequenceClassifierOutputtuple(tf.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詞元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的掩碼。掩碼值選自 [0, 1]

    • 1 表示詞元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詞元被遮蓋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詞元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詞元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提供給多語言模型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 中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 中(這是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用法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片段詞元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選自 [0, 1]

    • 0 對應於一個 句子 A 的詞元,
    • 1 對應於一個 句子 B 的詞元。

    什麼是詞元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詞元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選自範圍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選自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f.Tensor]可選) — 包含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的字串到 tf.FloatTensor 的字典,由模型計算得出(見下文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序列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過程中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選自 [0, 1]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頭被遮蓋
  • inputs_embed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聯的向量,這會非常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下使用,在圖模式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下使用,在圖模式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此引數可以在即時模式下使用,在圖模式下該值將始終設定為 True。
  • training (bool可選,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在訓練模式下使用模型(某些模組,如 dropout 模組,在訓練和評估之間的行為不同)。
  • label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用於計算序列分類/迴歸損失的標籤。索引應在 [0, ..., config.num_labels - 1] 範圍內。如果 config.num_labels == 1,則計算迴歸損失(均方損失),如果 config.num_labels > 1,則計算分類損失(交叉熵)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SequenceClassifierOutputtuple(tf.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SequenceClassifierOutput 或一個 tf.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 或當 config.return_dict=False 時),包含各種元素,具體取決於配置 (FlaubertConfig) 和輸入。

  • los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)可選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分類損失(如果 config.num_labels==1,則為迴歸損失)。

  • logit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config.num_labels)) — 分類(或迴歸,如果 config.num_labels==1)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f.Tensor)可選,當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或當 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tf.Tensor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的輸出 + 一個用於每層的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加上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f.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F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的前向方法,重寫了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TF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
>>> import tensorflow as tf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>>> model = TF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"Hello, my dog is cute", return_tensors="tf")

>>> logits = model(**inputs).logits

>>> predicted_class_id = int(tf.math.argmax(logits, axis=-1)[0])
>>> # To train a model on `num_labels` classes, you can pass `num_labels=num_labels` to `.from_pretrained(...)`
>>> num_labels = len(model.config.id2label)
>>> model = TFFlau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, num_labels=num_labels)

>>> labels = tf.constant(1)
>>> loss = model(**inputs, labels=labels).loss

TF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

class transformers.TF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Confi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使用配置檔案進行初始化不會載入與模型相關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帶有多項選擇分類頭的 Flaubert 模型(在池化輸出之上有一個線性層和一個 softmax),例如用於 RocStories/SWAG 任務。

該模型繼承自 TF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庫為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keras.Model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TF 2.0 Keras 模型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TF 2.0 文件瞭解所有與一般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transformers 中的 TensorFlow 模型和層接受兩種輸入格式
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關鍵字引數(如 PyTorch 模型),或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第一個位置引數中的列表、元組或字典。

支援第二種格式的原因是,Keras 方法在將輸入傳遞給模型和層時更喜歡這種格式。由於這種支援,當使用像 `model.fit()` 這樣的方法時,事情應該“自然而然”地工作——只需以 `model.fit()` 支援的任何格式傳遞您的輸入和標籤即可!但是,如果您想在 Keras 方法(如 `fit()` 和 `predict()`)之外使用第二種格式,例如在使用 Keras `Functional` API 建立自己的層或模型時,有三種可能性可以將所有輸入張量收集到第一個位置引數中。

  • 只有一個 input_ids 的單個張量,沒有其他:model(input_ids)
  • 長度可變的列表,包含一個或多個輸入張量,按文件字串中給出的順序: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])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, token_type_ids])
  • 一個字典,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與文件字串中給出的輸入名稱關聯的輸入張量:model({"input_ids": input_ids, "token_type_ids": token_type_ids})

請注意,當使用子類化建立模型和層時,您無需擔心任何這些問題,因為您可以像呼叫任何其他 Python 函式一樣傳遞輸入!

呼叫

< >

( input_ids: TFModelInputType | None = None attention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ang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oken_type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position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ength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cache: Optional[dict[str, tf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inputs_embe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Optional[bool] = None label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raining: bool = Fals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MultipleChoice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詞元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

    什麼是輸入 ID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的掩碼。掩碼值選自 [0, 1]

    • 1 表示詞元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詞元被遮蓋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詞元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詞元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提供給多語言模型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 中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 中(這是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。

    請參閱多語言文件中詳細的用法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片段詞元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選自 [0, 1]

    • 0 對應於一個 句子 A 的詞元,
    • 1 對應於一個 句子 B 的詞元。

    什麼是詞元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詞元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選自範圍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f.TensorNumpy array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操作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選自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f.Tensor]可選) — 包含預計算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的字串到 tf.FloatTensor 的字典,由模型計算得出(見下文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序列解碼。

    該字典物件將在前向傳播過程中被就地修改,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Numpy arraytf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選自 [0, 1]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蓋
    • 0 表示頭被遮蓋
  • inputs_embed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聯的向量,這會很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此引數可以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該值將始終設定為 True。
  • training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在訓練模式下使用模型(某些模組如 dropout 模組在訓練和評估之間有不同的行為)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MultipleChoice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MultipleChoiceModelOutput 或一個 tf.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config.return_dict=False),包含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而不同的各種元素。

  • los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)可選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分類損失。

  • logit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num_choices)) — num_choices 是輸入張量的第二維。(參見上面的 input_ids)。

    分類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f.Tensor)可選,當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或當 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tf.Tensor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的輸出 + 一個用於每層的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加上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f.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F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 的前向方法會覆蓋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TF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
>>> import tensorflow as tf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>>> model = TFFlaubertForMultipleChoice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
>>> prompt = "In Italy, pizza served in formal settings, such as at a restaurant, is presented unsliced."
>>> choice0 = "It is eaten with a fork and a knife."
>>> choice1 = "It is eaten while held in the hand."

>>> encoding = tokenizer([prompt, prompt], [choice0, choice1], return_tensors="tf", padding=True)
>>> inputs = {k: tf.expand_dims(v, 0) for k, v in encoding.items()}
>>> outputs = model(inputs)  # batch size is 1

>>> # the linear classifier still needs to be trained
>>> logits = outputs.logits

TF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

class transformers.TF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Confi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並不會載入與模型關聯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模型,其頂部帶有一個詞元分類頭(在隱藏狀態輸出之上加一個線性層),例如用於命名實體識別(NER)任務。

該模型繼承自 TF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庫為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keras.Model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TF 2.0 Keras 模型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TF 2.0 文件瞭解所有與一般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transformers 中的 TensorFlow 模型和層接受兩種輸入格式
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關鍵字引數(如 PyTorch 模型),或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第一個位置引數中的列表、元組或字典。

支援第二種格式的原因是,Keras 方法在將輸入傳遞給模型和層時更喜歡這種格式。由於這種支援,當使用像 `model.fit()` 這樣的方法時,事情應該“自然而然”地工作——只需以 `model.fit()` 支援的任何格式傳遞您的輸入和標籤即可!但是,如果您想在 Keras 方法(如 `fit()` 和 `predict()`)之外使用第二種格式,例如在使用 Keras `Functional` API 建立自己的層或模型時,有三種可能性可以將所有輸入張量收集到第一個位置引數中。

  • 只有一個 input_ids 的單個張量,沒有其他:model(input_ids)
  • 長度可變的列表,包含一個或多個輸入張量,按文件字串中給出的順序: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])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, token_type_ids])
  • 一個字典,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與文件字串中給出的輸入名稱關聯的輸入張量:model({"input_ids": input_ids, "token_type_ids": token_type_ids})

請注意,當使用子類化建立模型和層時,您無需擔心任何這些問題,因為您可以像呼叫任何其他 Python 函式一樣傳遞輸入!

呼叫

< >

( input_ids: TFModelInputType | None = None attention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ang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oken_type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position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ength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cache: Optional[dict[str, tf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inputs_embe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Optional[bool] = None label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raining: bool = Fals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TokenClassifierOutputtuple(tf.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詞元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

    什麼是 input IDs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詞元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詞元已被遮蔽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詞元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詞元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(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請參閱 多語言文件 中詳細的使用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段詞元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一個 句子 A 的詞元,
    • 1 對應於一個 句子 B 的詞元。

    什麼是詞元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詞元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: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f.Tensor], 可選) — 字串到 tf.FloatTensor 的字典,其中包含由模型計算的預計算的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見下文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在前向傳播過程中,字典物件將被就地修改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頭已被遮蔽
  • inputs_embed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聯的向量,這會很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此引數可以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該值將始終設定為 True。
  • training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在訓練模式下使用模型(某些模組如 dropout 模組在訓練和評估之間有不同的行為)。
  • label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計算詞元分類損失的標籤。索引應在 [0, ..., config.num_labels - 1] 之間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TokenClassifierOutputtuple(tf.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TokenClassifierOutput 或一個 tf.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config.return_dict=False),包含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而不同的各種元素。

  • loss (tf.Tensor,形狀為 (n,)可選,其中 n 是未被掩蓋的標籤數量,當提供 labels 時返回) — 分類損失。

  • logit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config.num_labels)) — 分類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f.Tensor)可選,當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或當 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tf.Tensor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的輸出 + 一個用於每層的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加上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f.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F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 的前向方法會覆蓋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TF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
>>> import tensorflow as tf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>>> model = TFFlau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
...     "HuggingFace is a company based in Paris and New York", add_special_tokens=False, return_tensors="tf"
... )

>>> logits = model(**inputs).logits
>>> predicted_token_class_ids = tf.math.argmax(logits, axis=-1)

>>> # Note that tokens are classified rather then input words which means that
>>> # there might be more predicted token classes than words.
>>> # Multiple token classes might account for the same word
>>> predicted_tokens_classes = [model.config.id2label[t] for t in predicted_token_class_ids[0].numpy().tolist()]
>>> labels = predicted_token_class_ids
>>> loss = tf.math.reduce_mean(model(**inputs, labels=labels).loss)

TF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

class transformers.TF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

< >

( config *inputs **kwargs )

引數

  • config (FlaubertConfig) — 包含模型所有引數的模型配置類。用配置檔案初始化並不會載入與模型關聯的權重,只會載入配置。請檢視 from_pretrained() 方法來載入模型權重。

Flaubert 模型,頂部帶有一個區間分類頭,用於像 SQuAD 這樣的抽取式問答任務(在隱藏狀態輸出之上加一個線性層,用於計算 `span start logits` 和 `span end logits`)。

該模型繼承自 TFPreTrainedModel。請檢視超類文件,瞭解庫為所有模型實現的通用方法(例如下載或儲存、調整輸入嵌入大小、修剪頭等)。

該模型也是一個 keras.Model 子類。可以像常規 TF 2.0 Keras 模型一樣使用它,並參考 TF 2.0 文件瞭解所有與一般用法和行為相關的事項。

transformers 中的 TensorFlow 模型和層接受兩種輸入格式
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關鍵字引數(如 PyTorch 模型),或
  • 所有輸入作為第一個位置引數中的列表、元組或字典。

支援第二種格式的原因是,Keras 方法在將輸入傳遞給模型和層時更喜歡這種格式。由於這種支援,當使用像 `model.fit()` 這樣的方法時,事情應該“自然而然”地工作——只需以 `model.fit()` 支援的任何格式傳遞您的輸入和標籤即可!但是,如果您想在 Keras 方法(如 `fit()` 和 `predict()`)之外使用第二種格式,例如在使用 Keras `Functional` API 建立自己的層或模型時,有三種可能性可以將所有輸入張量收集到第一個位置引數中。

  • 只有一個 input_ids 的單個張量,沒有其他:model(input_ids)
  • 長度可變的列表,包含一個或多個輸入張量,按文件字串中給出的順序: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])model([input_ids, attention_mask, token_type_ids])
  • 一個字典,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與文件字串中給出的輸入名稱關聯的輸入張量:model({"input_ids": input_ids, "token_type_ids": token_type_ids})

請注意,當使用子類化建立模型和層時,您無需擔心任何這些問題,因為您可以像呼叫任何其他 Python 函式一樣傳遞輸入!

呼叫

< >

( input_ids: TFModelInputType | None = None attention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ang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oken_type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position_i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length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cache: Optional[dict[str, tf.Tensor]] = None head_mask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inputs_embed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output_attention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output_hidden_states: Optional[bool] = None return_dict: Optional[bool] = None start_position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end_positions: np.ndarray | tf.Tensor | None = None training: bool = False )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QuestionAnswering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引數

  • input_ids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) — 詞彙表中輸入序列詞元的索引。

    可以使用 AutoTokenizer 獲取索引。有關詳細資訊,請參閱 PreTrainedTokenizer.call()PreTrainedTokenizer.encode()

    什麼是 input IDs?

  • attention_mask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詞元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詞元已被遮蔽

    什麼是注意力掩碼?

  • lang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一個並行的詞元序列,用於指示輸入中每個詞元的語言。索引是語言 ID,可以透過使用模型配置中提供的兩個轉換對映從語言名稱中獲得(僅為多語言模型提供)。更準確地說,語言名稱到語言 ID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lang2id(這是一個字串到整數的字典)中,而 語言 ID 到語言名稱 的對映在 model.config.id2lang(一個整數到字串的字典)中。

    請參閱 多語言文件 中詳細的使用示例。

  • token_type_id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段詞元索引,用於指示輸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。索引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0 對應於一個 句子 A 的詞元,
    • 1 對應於一個 句子 B 的詞元。

    什麼是詞元型別 ID?

  • position_id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可選) — 每個輸入序列詞元在位置嵌入中的位置索引。在 [0, config.max_position_embeddings - 1] 範圍內選擇。

    什麼是位置 ID?

  • lengths (tf.TensorNumpy 陣列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每個句子的長度,可用於避免對填充詞元索引執行注意力。你也可以使用 attention_mask 達到相同的結果(見上文),這裡保留是為了相容性。索引在 [0, ..., input_ids.size(-1)] 中選擇:
  • cache (dict[str, tf.Tensor], 可選) — 字串到 tf.FloatTensor 的字典,其中包含由模型計算的預計算的隱藏狀態(注意力塊中的鍵和值)(見下文 cache 輸出)。可用於加速順序解碼。

    在前向傳播過程中,字典物件將被就地修改以新增新計算的隱藏狀態。

  • head_mask (Numpy 陣列tf.Tensor,形狀為 (num_heads,)(num_layers, num_heads)可選) — 用於置零自注意力模組中選定頭的掩碼。掩碼值在 [0, 1] 中選擇:

    • 1 表示頭未被遮蔽
    • 0 表示頭已被遮蔽
  • inputs_embed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可選) — 可選地,你可以選擇直接傳遞嵌入表示,而不是傳遞 input_ids。如果你想比模型內部的嵌入查詢矩陣更好地控制如何將 input_ids 索引轉換為相關聯的向量,這會很有用。
  • output_attention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注意力層的注意力張量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attention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output_hidden_states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所有層的隱藏狀態。有關更多詳細資訊,請參閱返回張量下的 hidden_states。此引數只能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將使用配置中的值。
  • return_dict (bool, 可選) — 是否返回一個 ModelOutput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元組。此引數可以在即時模式(eager mode)下使用,在圖模式(graph mode)下該值將始終設定為 True。
  • training (bool, 可選, 預設為 False) — 是否在訓練模式下使用模型(某些模組如 dropout 模組在訓練和評估之間有不同的行為)。
  • start_position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標記區間開始位置(索引)的標籤,用於計算詞元分類損失。位置被限制在序列長度(sequence_length)之內。序列之外的位置不計入損失計算。
  • end_position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)可選) — 標記區間結束位置(索引)的標籤,用於計算詞元分類損失。位置被限制在序列長度(sequence_length)之內。序列之外的位置不計入損失計算。

返回

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QuestionAnsweringModelOutputtuple(tf.Tensor)

一個 transformers.modeling_tf_outputs.TFQuestionAnsweringModelOutput 或一個 tf.Tensor 的元組(如果傳遞了 return_dict=Falseconfig.return_dict=False),包含根據配置(FlaubertConfig)和輸入而不同的各種元素。

  • loss (tf.Tensor,形狀為 (batch_size, )可選,當提供了 start_positionsend_positions 時返回) — 總的區間提取損失是開始和結束位置的交叉熵之和。

  • start_logits (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tf.Tensor) — 跨度起始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end_logits (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)tf.Tensor) — 跨度結束分數(SoftMax 之前)。

  • hidden_states (tuple(tf.Tensor)可選,當傳遞 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或當 config.output_hidden_states=True 時返回) — tf.Tensor 的元組(一個用於嵌入的輸出 + 一個用於每層的輸出),形狀為 (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size)

    模型在每個層輸出的隱藏狀態加上初始嵌入輸出。

  • attentions (tuple(tf.Tensor), 可選, 當傳遞 `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或 `config.output_attentions=True` 時返回) — `tf.Tensor` 的元組(每層一個),形狀為 `(batch_size, num_heads, sequence_length, sequence_length)`。

    注意力 softmax 後的注意力權重,用於計算自注意力頭中的加權平均值。

TF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 的前向方法會覆蓋 __call__ 特殊方法。

雖然前向傳遞的配方需要在此函式內定義,但之後應該呼叫 `Module` 例項而不是此函式,因為前者會處理執行前處理和後處理步驟,而後者會靜默地忽略它們。

示例

>>>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, TF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
>>> import tensorflow as tf

>>> tokenizer = AutoTokenizer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>>> model = TFFlaubertForQuestionAnsweringSimple.from_pretrained("flaubert/flaubert_base_cased")

>>> question, text = "Who was Jim Henson?", "Jim Henson was a nice puppet"

>>> inputs = tokenizer(question, text, return_tensors="tf")
>>> outputs = model(**inputs)

>>> answer_start_index = int(tf.math.argmax(outputs.start_logits, axis=-1)[0])
>>> answer_end_index = int(tf.math.argmax(outputs.end_logits, axis=-1)[0])

>>> predict_answer_tokens = inputs.input_ids[0, answer_start_index : answer_end_index + 1]
>>> # target is "nice puppet"
>>> target_start_index = tf.constant([14])
>>> target_end_index = tf.constant([15])

>>> outputs = model(**inputs, start_positions=target_start_index, end_positions=target_end_index)
>>> loss = tf.math.reduce_mean(outputs.loss)
< > 在 GitHub 上更新

© . This site is unofficial and not affiliated with Hugging Face, Inc.